热点推荐

用青春的力量扬起希望的风帆,用真诚的爱心托起明天的太阳——2014.9 甘肃助学行

发布时间:2014-11-24 来源:

       经过两个月的筹备和计划,9月2日,南部路桥团支部“爱心中转站”三名志愿者带着三百多册图书和文具、体育用品等爱心物资踏上了前往甘肃省定西市贫困山区小学的助学之行。
        9月3日上午十点到达定西市后,与定西市安定团区委刘干事简单碰头后继续驱车赶往第一所贫困小学—姜家曲小学。经过四十分钟左右车程的蜿蜒山路,志愿者到达姜家曲小学。姜家曲小学始建于1990年,学校设有六个年级。在校学生47人,教师7人。
       学校校舍由于几十年未曾翻新显得非常简陋,老师们的狭小办公室里放着办公桌和床铺以便恶劣天气时留宿,可供孩子们阅读的课外图书只有几百册,学生使用的破旧课桌椅在南京地区二十年前可能都不常见,除了校长和几名较年轻的老师会说普通话外,大部分老师和孩子仍然只会说方言,只有六年级的大孩子才能用普通话与志愿者做简单交流。
       在与学校汪校长的交流中得知,每天早晨小一点的孩子都由父母送到学校,离家太远的孩子只能早晨在家带一些干粮(方便面、面糊糊等)中午在学校吃,或者早上吃饱一点,中午不吃。晚上放学后年龄小的孩子由顺路的高年级孩子负责护送回家。
       学校里的孩子离家最远的有五六公里山路,回家的山路最窄的地方只有两脚宽。如果遇上下雨天山路泥泞险情丛生,只能留宿学校等待放晴。
       定西市地处黄土高原,属中温带半干旱区,年均降雨量350~600毫米,主要集中在7、8、9三个月,且多以暴雨的形式出现,但蒸发量高达1400毫米以上。生活在这里的孩子们,面对着要么暴雨要么干旱的双重磨难。同时让生活在江南水乡的志愿者们大为吃惊的是,校长介绍当地人喝的水用的水都取自集雨水窖,每家每户包括学校都是挖上几口水窖储存雨水饮用。如果当年的雨水不足,就只能用水车去陇南地区买水,是真正的所谓“靠天吃饭”。
       学生们下课后,经老师组织在操场列队,志愿者们向大家简单介绍公司情况说明来意后,捐赠给学校一百六十册图书以及部分体育器材,将爱心文具以及纪念品、公司宣传册等分发给每一个孩子和老师。望着孩子们晒得黝黑的小脸蛋、又旧又脏不合身的穿着,但又十分懂礼貌讲秩序地接过爱心文具说一声谢谢,志愿者们无不心中酸涩。
       分发完爱心物资后,志愿者们在校长的带领下走访了三户距离学校较近的学生家庭。虽然学生家长都操着一口听不懂的方言,但丝毫不妨碍感受他们的热情。他们从家里拿出自家种植的番茄,蒸熟的玉米棒还有当地的特产烤土豆(定西是中国马铃薯之乡)招待志愿者。
据了解,这些家庭大多为四口之家,经济来源主要是种植土豆、玉米,豢养牲畜等。每个家庭的年收入在七千到两万之间,大部分家庭收入都在一万以下。
       走访完学生家庭回到学校,志愿者征集了孩子们的梦想卡片拍照留存后离开姜家曲小学。
       9月4日上午8点,由团区委刘干事带路志愿者驱车前往第二所贫困小学------大岔小学。学校始建于1957年,原名为大岔民办小学,2003年7月更名为定西市安定区大岔小学。学校设1—5年级共5个教学班,现有学生15人,教职工4人。2013年底时经爱心人士及政府帮扶,该校校舍进行了翻新,且距离村镇中心路程较近,各方面条件比姜家曲小学略好。但学生家庭条件依然艰苦,家庭年收入大部分仍在一万以下。据学校赵校长介绍,这一片区家庭条件较好的孩子都去镇中心的小学念书了,留在这里的大都是家庭条件较差的孩子。
       志愿者在了解学校情况,捐赠爱心物资以及走访两户学生家庭后,告别了大岔小学师生驱车赶回兰州。
 
后记
     “在山的那边是什么?在山的那边不是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世界,在山的那边不是所憧憬的梦想中的远方,在山的那边,依然是山。”
       在中国,扭转农村教育落后的状况有许许多多的事情要做,政府在做,社会各界也有各种形式的善款和善举给予支持。我们每个人的实际能力十分有限,我们并不能所到之地遍地开花,但希望能由我们的行动点燃一盏灯,既让它照亮尽可能多的孩子,又为心存善念的人们搭建一座传递爱心的桥梁。
       在此,南部路桥团支部“爱心中转站”郑重感谢为孩子们捐款的各业务单位!


1670901633962707.jpg

LINK友情链接

CONTACT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25-57333566地址:南京市高淳区宝塔路220号邮箱:nblqzhb@163.com

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2021 南京南部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苏ICP备15020308号-1   苏公网安备32011802010272  服务支持:创世网络